综合评述
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应用王超臣;刘瑞科;王廷予;李森森;周冠军;白振旭;王雨雷;吕志伟;1-10
激光熔覆在农机修复强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黄进钰;梁志刚;师文庆;黄江;战金明;巴一;谢玉萍;赖学辉;11-15
激光物理
圆偏振光在含石墨烯一维缺陷光子晶体的传输刘晨晨;郭亮;何一凡;尹承平;16-21
光电测量与检测
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VCSEL型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系统的研制王彪;范兴龙;戴童欣;黄硕;连厚泉;李奥奇;22-25
大空间激光扫描多节点融合测量接收器参数标定方法研究刘青;雍晟晖;任化帅;康帅;26-29
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工业设备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技术王莉;史艳霞;范其明;30-34
金属表面粗糙度的激光非接触检测系统李玉春;曹丰慧;35-39
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视场光电测量系统畸变校正柳赟;鹿冠群;40-44
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激光焊接质量在线检测宋海燕;陈继涛;宋娟;刘晓玲;45-49
基于激光测距的建筑墙体自由曲面设计合理性检测崔玲玲;朱子君;张玉龙;50-53
激光雷达技术的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徐莉莉;张远;54-58
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视场光电测量系统畸变校正方法研究王月新;田竹梅;任国凤;邵贵成;59-62
现代光信息传感技术
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吕欢祝;钟文博;秦亮;张克非;63-67
基于零次学习SelfDeblur机器视觉动态检测图像去模糊方法郭雪梅;王博帝;68-71
基于红外结构光的交互手势变形跟踪识别方法徐娜;郭广通;72-76图像处理
基于残差扩展网络的性别识别方法研究黄丽雯;黄俊木;宋涛;陈兵;王勃;黄铮;77-82
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的误差补偿研究李海霞;蒋平;董芳;李芳;83-86
动态视频采集中多光谱图像无损压缩刘霞;吴珊;87-90
基于三维光学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效果优化于晓明;刘广达;91-95
基于超分辨激光成像的人脸图像模糊纹理识别方法陈丽娟;钱伟;96-100
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库查询策略研究王颖;陈曦;101-104
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流体机械密封膜厚检测方法研究赵鲁梅;105-109
激光技术的轨道表面瑕疵识别系统设计赵倩;陈杨军;110-114
高斯混合模型的高能射线成像图像变化自动检测赵治月;崔茂齐;115-118
红外遥感模型的辐射场景图高分辨率研究李志梅;肖德贵;119-123
基于微波光子学的激光夜视图像自动分割算法李红睿;韩琛晔;崔红伟;124-128
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激光图像分类和识别研究李玥;129-133
光通信与网络
基于大数据的激光点云边界探测方法董晨;张皓宇;季姝廷;李磊;134-138
基于模糊K-Means聚类的光纤大数据分类平台设计农丽丽;钟琴;卢志翔;139-144
应用于物联网的光纤布里渊传感系统设计李敏;汪鑫;毛盼娣;145-149
自动交换光网络下光栅断点故障数据检测耿文凤;150-153
基于光纤传感的航空高频通信互调干扰修复方法研究褚芳芳;154-158
大气激光通信中的信道时变特征估计研究马艳梅;章科峰;159-162
光纤毫米波和移动技术的高速通信系统设计张丽娟;白向伟;崔红伟;163-167
基于多因素的紫外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李俊杰;杨世康;王振龙;168-171
食品变质预警激光数据分析王昆;172-176
光电技术与应用
基于激光扫描的大坝轮廓表面自动测量系统设计马冬梅;党晓圆;邢阳阳;李洁;177-181
激光通信的直流偏置OFDM系统设计张洁;李军;段再超;182-185
激光雷达在复杂环境下机器人运动轨迹实时检测中的应用刚建华;付苗苗;186-190
高增益的微波光子变频智能控制方法刘伟;刘志芳;191-195
激光雕刻中陶瓷网纹缺陷的自动检测方法研究孙继旋;196-200
工艺参数对光学元件加工精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夏良静;201-204
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运动姿态拟合研究曾友美;张樊;205-208
基于衍射光学的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方法蔡文霞;马志春;李莉;209-213
基于PLC的汽车车身激光焊接控制系统冯学敏;214-218
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投影显示屏色度校正方法研究陶俊杉;219-223
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大型建筑物结构变形智能检测系统阳桥;靳帮虎;224-229